# 我为北航骄傲,徐勇凌 #
北航的老师和同学们,此刻我最想对你们说的是:我为北航骄傲!
徐勇凌大校,国际级功勋试飞员,空军试飞专家,军事理论专家,歼10飞机首席试飞员,中国试飞员学院特聘教官。
1980年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时为北京航空学院)材料专业学习。上学期间曾任班长,并获“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1984年在北航的第二次大学生招飞体检中,成为9名合格同学之一,并于1984年7月参军。
我为北航骄傲,尽管相比那些老牌的兄弟综合大学上百年的建校史,北航是年轻而稚嫩的,但我依然为北航而骄傲。
这份骄傲不是因为 37 年前的今天 , 我用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航 , 也不是因为这所有着 60 多年历史的大学 , 从当年的一所专业相对狭窄的航空院校,发展成为具有多学科开创型的综合性大学,甚至不是因为我们有如此多的为国家航空航天及其他科学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毕业生。
人类航空走过了百年的历史,在近代人类文明发展中航空科技成为托起人类文明前行脚步的最重要力量之一,作为北航人我们曾经为这一伟大的文明进步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与贡献,特别是当这份贡献成为我们国家崛起的重要支撑,我觉得我们应当为我们曾经做出的努力而骄傲。
我是北航人我骄傲,但我想要向同学表达的是:有时候找到人生的方向或许比骄傲更加重要,尤其是对我而言,因为我知道自己直到 38 岁才真正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而骄傲甚至差点毁掉我的人生。
最近,大家或许从网络及各种媒体听说我寻找当年的恩人——雷稿村小孩尹正海的故事。大家或许会说那个故事感人,但要知道 1987 年 2 月 19 日的那次事故,恰恰是因为我自己的骄傲。
因为过于相信自己,我听错口令与长机发生了相撞,好在我跳伞成功并得到了好人尹正海的相助,从而使我走出了那段令我刻骨铭心的人生低谷。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却是人生的大道理。就在那次跳伞前的元月 1 日,我在元谋的大东山完成了一次野外生存训练,在 8 个小时的雨中山地穿行中,我总结出了走出大山的有效方法 , 而这恰恰是我 2 月 19 日跳伞后 ,得以走出大山得救生还的关键所在。
如果把我大东山的生存训练比作我们的大学阶段,那么跳伞后大山中的自我救赎就是我们走出校门后的生活写照。人生不可能没有荆棘坎坷,你也不可能凭借大学优异的成绩令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但大学的学习经历,的确可以提升我们社会生存的能力,为我们的成功铺垫坚实的基础;而当我们面临困难的挑战时,当我们的事业面临绝境时,唯有靠自己坚忍不拔的努力才能走出困境赢得成功 。
就像我 29 年前的那场事故 , 如果不是我有曾经的训练,如果我不能在那个渺无人烟的绝境之中勇敢跋涉,我也不可能遇到我的救命恩人尹正海,更不可能有我 38岁以后的成功——因为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并为之付出了努力,所以,我成为歼十试飞架次最多、完成重大试飞课题最多的试飞员,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荣耀。
有人问我,你最值得骄傲的一定是那份努力之后赢得的奖赏吧?我说不是,我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为歼十试飞写下的300 个飞行日的日记,以及我试飞人生所记录的 2000 多万字的笔记 , 这包括我 发表的 几百篇学术论文和歼十飞机试飞2000 多次的故障记录。
是的,成功来源于激情与天赋,但更来源于勇敢与坚持,而骄傲则来源于我们曾经付出的努力,尤其是当我们面临艰难与挑战之时。
让我们少一点“最好别让我碰上”的侥幸,多一些我“终于闯过来了”的庆幸,而当成功真的来临,那一刻再让我们对自己说,我骄傲,我曾经努力过,也为时不晚。
同学们,我为北航而骄傲,不仅为我自己,更为今天的你们,因为同学们,你们一定会用激情与坚韧谱写中国科学
更加美好的明天,也一定会为推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相信你们,更祝福你们!
上一条:单身俱乐部 | 九校在京单身联谊
下一条:校友企业 | 上善若水,饮水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