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通告 -> 校友会新闻 -> 正文
校友 | 一个北航人的大爱足迹—记我校1952级校友钱士湘教授
发布时间:2017-10-30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浏览:

一个北航人的大爱足迹

时间的长河缓缓流过,无数的浪花承托起岁月的光华

有这样一个北航人

他的步履不再轻健如昔,源于他曾踏遍长路

苍髯白发也无意掩藏,毕竟他已久历人生

细数过往

他青年时读书的北京航空学院,已经发展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他中年时服务的计算机系,已经壮大为计算机学院

他老年时创建的高等工程学院,已经成长为高等理工学院

欣慰的是

他继承的父辈意志,得以薪火相传

他捐赠的个人财产,泽被千百学子

他播撒的无形大爱,滋润着北航的土地


        他,便是我校1952级校友、原北航计算机系系主任,现高等理工学院资深顾问钱士湘教授。他的家安在这里,他的心系在这里,他的根扎在这里。

低调的“红二代”  北航的原住民

        钱士湘教授的父亲钱昌照老先生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常务次长,资源委员会委员长等职。钱昌照老先生作为前国家领导人,在中国的教育事业建设方面呕心沥血,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国家的教育扫盲、教育经费、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问题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解决了诸多问题,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付出了毕生努力。

        父亲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深切关怀与培养深深地影响着钱士湘,作为名门之后,钱士湘没有那种世家子弟的傲慢,有的是对国家事业的关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们的关心,他把青春和热血都播撒在教育事业的热土上。

        1952年,钱士湘进入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专业。他曾回忆,“报考的是清华航空系,录取的却是北京航空学院,不知就里的新生于1952年10月18日赴清华报到,10月25日,一头雾水地被拉到市内东皇城根中法大学参加北航成立大会,时值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二周年,乃定为校庆日。”

        作为北航第一届校友,北航人艰苦奋斗的作风对他影响至深。他在大学一年级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之后,他听从组织号召,带头奔赴基层单位锻炼。先在沈阳,后到成都,又调杭州,再转四川彭县,奔波不断,他却毫无怨言。他甚至曾在铁路建设工地上扛过两年的水泥。偶尔提起往事,他很是乐观:“感谢那两年的经历,使得现在的我依然保持着健强的体魄。”

        知心的钱爷爷  育人的急先锋

        1979年,他被组织调回到北航当教师,重续北航情缘。1983至1988年任北航计算机系主任。2002年,北航为创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和教学改革试验基地,决定成立高等工程学院,校领导把筹建创办学院的重担交给了时年68岁的钱士湘。他不负众望,筹办仅两个月就开课了。

        建院之初,他以资深顾问的身份,既要履行学院党政领导的职责,又兼管部分行政人员的业务。从办学宗旨的确立、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到选择、聘请讲课教师;从学生的选拔入学到日常学习、生活、思想管理,他都亲力亲为。

        目前,高等工程学院已培养了十余届学生,很多学生把他当成高等工程学院的“大家长”,亲切称呼他钱老或爷爷。如今,他仍然奋战在他热爱一生的教育事业上,继续参与学生的培养,探索高素质人才培育的规律,创新因材施教以及精英教育的模式。每天,在北航校园,总能见到这位白发苍苍、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向主南五楼拾级而上的老者。

        钱士湘教授与学生亦师亦友,亲如家人。他常说,对学生要关爱、关心、关注。他的办公室全天向学生开放,学生经常找他探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向他倾诉矛盾、困惑,听他释疑解惑。

        钱士湘教授也在身体力行将大爱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将大爱体现在对困难学生的“济困解难“工作上,并希望将这些卓越品质和关爱扶助精神传承下去。他经常为困难学生提供帮助。当了解到有位学生因经济困难,平时伙食费十分节省时,就不定期地把这位学生带到自己家中改善伙食;当得知一位残疾新生上厕所有困难,他亲自到学生楼进行察看、调查,在其所住的学生公寓楼安装了坐便器。这种对困难学生细微的关怀润泽了他们的心灵,也激励着他们在学业上更加奋进。

        钱士湘教给学生的不止是怎么做学问,更多的是如何做人。他说,做人,不仅要学问好,更要记住,要身体力行去“济困解难”、“关怀他人”和“回馈社会”,并将这些卓越品质和这种关爱扶助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开来。钱士湘的鼓励与帮助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学生们无不为遇到这位慈祥、朴实的“平民”老师而骄傲,他们说:“慈祥、乐观的钱老,是我们永远的大家长。”

大爱的传播者  慷慨的捐赠人

        1987年,钱昌照先生在北航设立了第一个私人奖学金(沈性元奖学金,至1999年起更名为“钱昌照沈性元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优秀学生。钱士湘和夫人杨宗智一直以父亲为榜样,时刻不忘父亲的“工业救国,教育人才,廉洁奉公”的理念。他们曾说,父亲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一定要将父亲对学生的爱延续下去。

        在父母过世后,钱士湘和夫人杨宗智继承了他们的遗志,在用完父母遗留的积蓄之后,捐献自己的部分工资并在子女、亲朋好友、以往的学生中募集经费,使这项在北航第一个以个人名义设立的奖学金,坚持至今长达28年之久,奖金额度逐年增至每年24000元,迄今为止28年中共奖励了300余名学生。他们当中很多人已经在祖国建设的各个岗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钱昌照老先生一生关注教育,致力于振兴祖国教育事业和培养优秀人才,钱老的独子钱士湘教授也将毕生心血都贡献给了北航,至今仍奋斗在人才培养的第一线,继续传承着钱昌照老先生与北航的渊源。而‘钱沈奖励基金’,正体现了钱老一家两代对祖国教育的胸怀、对北航的情怀和对学生的关怀,让广大师生深受感动和鼓舞,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奋勇前行。” 北航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刘旭东如此评价钱老一家心中的北航情缘以及他们对北航学子的深情厚谊。

        自2007年起,钱士湘扩大了“钱昌照沈性元奖励基金”的奖励范围,每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奖励4名高等工程学院优秀在校学生。今年初,钱士湘与夫人杨宗智更是以二老个人名义筹集200万元设立高等工程学院“钱士湘杨宗智”校友奖励基金,以此支持学院发展和学生求学,并注资100万元充实“钱昌照沈性元奖励基金”。受爷爷钱昌照以及父母的影响,钱士湘的一双儿女钱向红和钱向东也各捐资10万元。

        钱士湘夫妇的资助真正地惠及到了每一个受助的同学。他们在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产生了奋发学习,感恩报国的决心。曾获得“钱昌照沈性元奖励基金”的雒力旭同学,研究生毕业后到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除了物质上的帮助外,更重要的是那份荣誉,极大地鼓励着我奋发向上的斗志,我为能获奖感到自豪。”雒力旭说。

        受过“钱昌照沈性元奖励基金”资助的2013级学生辅导员李艳茹谈起:“钱老的心里时时刻刻都想着学生,学习、生活、实践、工作,只要是学生的事儿,每一件他都会认真对待。钱老的关怀与温情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我感到了肩头的责任和前进的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更需要踏实奋进,谨遵钱老的谆谆教诲,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每一份工作,尽己之能为北航学生的发展助力。”

        钱士湘教授一生操劳于教育事业,看到自己所帮助的学生为祖国做出了杰出贡献,深感欣慰。他感慨地说:“我80多岁了,只希望靠自己的微薄力量帮助学生们成才,让他们将来更好地报效国家。”如今,他仍旧在教育事业上踌躇满志、充满动力,期待着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年过八旬不自哀,尚思为国育英才。问君哪得健如许,桃李芬芳扑面来。”这首钱士湘教授的自勉诗词,体现了老人的大爱情怀、育才之智、报国梦想。从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刻起,他始终如一,潜心教育,无私奉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对党的忠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老共产党员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1年、2015年,他均被评为“感动北航”人物,曾获北航“十佳健康老人”称号、北航“民革先进个人”称号,被授予“北京高校2010-2012年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上一条:校庆 | 我校举行2017年校庆运动嘉年华暨第六届研究生运动会

下一条:北航召开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动员部署会

电话:010-82338260
邮箱: xyh@buaa.edu.cn
邮编:1001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友之家